人生的春夏秋冬

回到診所,護士告訴我收到一個從日本來的長途電話,是一位女士經別人介紹,希望我給她一些關於她爸爸心臟問題的意見;只是她爸爸已經離世了。我回電話給她了解情況,她說她爸爸有心臟病;移民澳洲後,在當地做了心臟起搏器和心瓣手術。他回流香港後,定期找一位心臟科醫生複診,已有很長的時間。五年前,她爸爸有輕微發燒和咳嗽,便找那位醫生求診;持續一個月,數次複診,他的情況沒好轉。因為他覺得心痛,便入了私家醫院。入院當晚,情況轉差又氣喘。主診心臟科醫生詢問了一位呼吸專科醫生的意見後,決定把她爸爸轉到公營醫院繼續醫治;因為公營醫院的支援設備比較完善。最後,她的爸爸過了幾個星期就離世了。

她和家人覺得那位心臟專科醫生延誤了她爸爸的治療,以致他離世。她考慮從法律途徑追究那位心臟科醫生專業失德,又向香港醫務委員會投訴,但是他們的投訴被裁定不成立。於是他們四處找更多心臟專科的意見,希望找出她爸爸主診心臟科醫生的失誤證據。我了解她的需要後,請她把爸爸的資料以電郵傳給我,待我看後再答覆她。

我看了資料後,致電告訴她,她爸爸那時的心臟情況已經不太好,又有其他疾病;年紀大,又遇上了細菌侵入身體,以致治療沒有效果。在那個多月,那位心臟醫生已經盡了他的能力。我覺得她們家人的不滿源於跟那位醫生溝通不足,沒有機會去詢問那位醫生,並聽他的解釋。最後,我告訴她若需要更多解釋,可以再聯絡我。

後來,我收到她以下一段說話:「您好!我衷心感謝您的善良和佩服您的醫德。大家連萍水相逢亦談不上,您突然出現幫助我解除了一個接近5年的結。聽說,您這樣的人叫『天使』。

我不可以代表我其他家人的感受,但是對於我個人,你的分享是一個很好的答案。首先,爸爸離世不是因他人失職。這一點是一個解脫。2013年1月,我因為結婚移居東京。子女當中我與爸爸最親密,我移居對爸爸來說,可以用一下子斷了左右手來形容。雖然每隔一倆月因工作回香港,但是相比以前每天見面、照顧截然不同。因此,某程度上,我有一定的責任。父愛偉大,為成全女兒的終身幸福,放手多年在身邊的左右手……」

這經驗令我想起一位輔導專家余德淳博士這講座「心煩意亂的解藥」,裡面分享人生的春夏秋冬。余博士的妻子因癌症離世,他也組織了一個團體去探望患癌症的病人。他以「春」來提醒我們不要「蠢」,被過往的不愉快經歷捆綁而不能向前看和繼續向前走,不要活在過去。他以「夏」來提醒我們不要為將來「憂」慮,因為明天的事還沒有發生,我們都要活在當下。以「秋」來勸勉我們生命要有一團「火」,找一些我們熱愛的人或物投資我們的時間。最後,他以「冬」去鼓勵我們「疼」愛一些我們關心的人,以致我們人生有目標,不會被過去或將來的事削弱我們活在當下的動力。

聖經說:「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,讓明天為自己憂慮吧,今天的難處已經夠多了!」(馬太福音6:34)

盼望 / 心臟科


發表留言